2017年3月1日 星期三

關於第三世界與美感

來大略說說為什麼臺灣是第三世界以及什麼叫認真生活

好啦,要戲謔、難聽一點,臺灣當然不是第三世界呀,因為臺灣根本不是國家。


臺灣不是國家,是臺灣人永遠的痛。

1.如果在國外生活過、唸書過,都知道,因為「中華民國」這四個字,我們總被歸為中國人,臺灣在國際上是千真萬確的弱勢,比第三世界國家還不如,拿著綠色的臺灣護照在機場check in、過海關卻被問:「你有臺灣護照嗎?」、「是中國人嗎?」、被人問你來自哪裡說臺灣,卻被回答:「我知道!泰國!」、「喔,中國嘛!」、證件、文件上總被寫著是中國人,辦事情總是要跟他們用著非母語據以力爭,告訴他們我是臺灣人,不是中國人,我曾以為這些事情都是笑話而已,直到我出去了,才知道這些事情,都是發生在每個海外人身上的真實案例,這些是待在臺灣的人永遠不會遇到的傷痛與無力。

2. 大眾文化中,因對三種世界定義缺乏認識,而任意泛用第三世界一詞,去指稱世界上發展落後、甚至是蠻荒狀態(如傳染病肆虐、巫覡與私刑氾濫)的地區,帶有強烈的貶意。
並不是只有非洲、中南美洲、東南亞,那種我們認知中有飢荒、瘧疾等等的國家才是第三世界,那是我們狹隘的認知,而理論上,非歐美以及日本等帝國主義國家,都屬於第三世界。
連那些超級有錢的石油一堆超跑的國家都屬於第三世界了,臺灣真的是第三世界沒錯。
(到了八零年代,第三世界國家由於境遇和發展的差異,大致上可區隔出四種型態:一、富裕的南方,譬如波斯灣沿岸的產油國;二、起飛的南方,如亞洲四小龍和拉美的墨西哥、阿根廷;三、停滯的南方,巴西和印度這兩個大國都是;四、衰退的南方,譬如伊索匹亞、索馬利亞、高棉等深陷於內亂和飢荒的國度。
印度巴西土耳其墨西哥南非泰國馬來西亞,以及若干波斯灣產油國等,由於其較大的經濟規模,或者較突出的出口成績,在第三世界的發展競賽中顯得格外搶眼。)
3.臺灣人大多沒什麼人權意識、長期低薪工時又長、低薪、政府、人民不注重文化古蹟的保存,大多沒有思辨能力,媒體妖魔化,人云亦云。

沒人權意識、沒有思辨能力,當發生遊行抗議第一時間是跑出來指責抗議的人,造成生活不便,例如臥軌工人事件,大家指責的不是該負責任處理的資方、政府而是直接叫那些臥軌工人去死甚至說出全部壓死他們等等之類令人無語的話語。
歐美的工作環境為什麼令我們嚮往,合理的工時、令人羨慕的休假制度,那些都是他們的前人一步一步抗議爭取出來的,而臺灣許多人只會罵勞工、年輕人,爛草莓、去死、不好好生活意見那麼多。
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多元的聲音,沒有不同的思想、沒人去抗爭,那麼社會跟戒嚴時期有什麼兩樣?還會進步嗎?
再來女生被性侵居然一堆指責女生穿著不檢點,不去追究兇手反而加害受害人。

德國婦女可能要慶幸自己不是臺灣婦女,因為在德國被難民性侵大家會指責難民,德國人會因為保護自己的家人而去抗議、發聲,但在臺灣,大家可能會說女的CCR、不檢點、母豬之類的,然後三天後這件事情就被遺忘了。

再來,短視近利、沒有保存文化的概念,進而沒有美感素養。
我記得我在歐洲時,看見臺灣的新聞,挖到遺址,照理說令人開心的,應該是要盡力保存,但縣長居然說感到無奈,保護文化資產不能作為工程延宕的藉口,這是大家不願見到的事實。
再來,從小不注重美感培養,因為認為美感不能吃,但偏偏,歐美等國家就是能夠靠美感吃飯,例如:apple,除了本身的功能外,也是因為外型好看加上強大的行銷功能,佔據了世界上最大一席的位置之一,而因為外型賺進了多少錢。
再來,為何大家喜歡去歐美旅遊,總說建築很美、很浪漫,這也不是賺美的經濟?


【學著思考:什麼是適合自己的,什麼是該學習的,該怎麼樣進步?

再來,我們常常說市容很醜,也是我上一篇所說,臺灣根本廢墟。
除了我們常常在說的美感不注重外,大家都忽略了一點,也就是旅遊的人不會去注意的一個地方--政府的規定。
這也是我說的--認真生活,認真的觀察周遭的事物以及思考,而不是只是拍拍照、打打卡,到此一遊。
當我站在亞瑟王的寶座俯瞰整個愛丁堡時,當時我很納悶,為什麼明明那麼舊的城堡卻能夠跟新蓋的建築物那麼協調的融為一體,於是過了一小時,我發現也才想通,原來建築物的形狀、高度以及色彩,都是有規劃過的,不像臺灣愛蓋什麼就蓋什麼。
爾後,我在巴黎認識了一些前輩,我們聊天,才知道,巴黎的市容也是被政府管理的好好的,你可以開店有招牌,但大小、顏色等等通通要審核,如果太過於破壞市容,麻煩你重來;因為都是百年建築,連翻修自己家的外觀都要通過政府審查。
威尼斯的彩色島也是一樣,想要換住家顏色,可以,但要政府審核過。
而到每個城市之前,我必定閱讀基本的歷史資料。
我甚至會做一些無聊的事情,例如到不同城市時,坐在路邊看路人,觀察每個城市的人的衣著以及行為;很少搭車,幾乎都在城市裡走過一條又一條的巷弄,因為,用腳耕耘的足跡,是最深刻的。

不用上課時,除了唸英文、法文跟進修自己的專業外就是不停的查資料、看國際新聞、看展覽(因為我已經把我學的專業完全融入我的生活和嗜好裡了)。

很多人說機車也是讓臺灣看起來像落後國家,但,我認為以臺灣人口密度、生活方式來說,機車是最好不過的交通工具了,難道你認為每個人開一台車會更好嗎?
再來,我們不是應該一直學西方的樣貌,而是該從我們自己的文化歷史裡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美感、樣貌,而這些都是要從:面對真實的歷史、重視文化、學習生活、動腦反思開始,一步步的累積下來的

學會觀察、思考,就不再被扭曲的媒體牽著鼻子眼睛走了,光是這一點,許多臺灣人已經沒辦法做到了,甚至一輩子學不會分辨真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