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回信--觀看藝術入門 簡略導覽

如果你想要了解藝術,那麼就需要瞭解它的脈絡,
就像你想要了解一個人,你就必須知道他的過去是如何成長的,
又或者是說,你想了解一個地方(城市、國家),那麼就必須要知道他是如何發展來的,也就是──歷史。
對很多人來說,歷史是用背的,但是歷史是有脈絡邏輯可循的
人家說文史不分家,藝術史更跟人類的歷史更加的緊密。
藝術跟生活密不可分。

我們現在基本上說的藝術史都以西方為主,所以,就是西洋藝術史為主,
有一本書是要讀藝術的人必看的:
《藝術的故事》,他不會很詳細的跟你說清楚這是什麼主義什麼派別,他以概略瀏覽的方式讓你快速知道藝術的發展史。(有點像《人類的故事》那樣)
但我想如果一定要很清楚的知道這是什麼主義,其實,GOOGLE關鍵字就會有資料可以看了。
如果嫌這本太厚,可以先看看蔣勳寫的藝術史相關書籍當入門,聽說滿簡單又有趣。

我先大概說幾個,如果你真的開始看藝術史會發現的疑問:

當你看藝術史越接近現代以後,會發現:欸,怎麼越畫越奇怪,到底在幹嘛?
搞一堆有的沒的,畢卡索畫的跟小孩子一樣,也可以被捧那麼高?那個在畫布上割一刀也可以被譽為大師,搞什麼阿?

這時候藝術來到了,我說的那雙「眼睛」去觀看;而我們上課也常常這樣說:
「不要讓你的那雙眼去蒙蔽了你的眼睛。」,眼睛就是你的心、你的情感去感受。

藝術史的劃分界線在於印象派,印象派後屬於當代藝術。
當然也是因為攝影的出現,使得有人大喊:「繪畫已死
(攝影是不是藝術也被吵得沸沸騰騰的,但現在,攝影也可以是藝術是肯定的。)

一般人會說:「唉唷,畫得不像。」、「這畫的好像好厲害!」,
說真的能畫的跟照片一樣我們都覺得很厲害,但是,又如何呢?
有些人畫的像就是像沒有別的為了像而像,沒有美感;
有些人畫得很像,卻是耐人尋味。
我們的雙眼不能被這種像不像蒙蔽了雙眼。

印象派以後,他們畫的也很像,那個像是「情感」的像
也就是你所說的:貼近真實、現實
我覺得,這很難用文字說明,真的要用感受的。
簡單的說,看印象派的畫,你瞇起眼睛,又或者先不要去看物件的形體,
你好好的感覺;你可以感覺到那些藝術家當時畫下的是溫度,
例如:莫內的【盧昂大教堂】,他畫了好幾張,從觀看顏色的感覺,
猜說:啊!這大概是清晨的陽光、還是早晨的陽光還是傍晚的陽光?
又大概是什麼季節,甚至有人說出他覺得是幾度的溫度下的色彩。
這就是我們說的:「不要讓你的那雙眼去蒙蔽了你的眼睛。」,
用中國人物水墨來說大概就是:「神韻」

甚至到了畢卡索,在立體派時期,他不是在亂畫,他是在畫一種節奏
甚至他有畫一些人象的時候,那些奇怪的幾何圖形是在描述被畫者的個性;
馬諦斯畫得有點像是兒童畫,仔細感受,他是在畫一種律動,雖然被稱為野獸派,但在我看來實在再優雅不過了。
(這些部份要扯到「移情作用」,但這是做理論才需要的,
但最好的例子就是:我最喜歡的畫家之一是梵谷,當心情不好的時候,
看到梵谷的畫就像看到他所擁有的善良、柔軟的心一樣;
可以感受到溫暖,有時候溫暖的想哭,就是大家俗稱的被治癒了。)

再往後走,越接近當代,藝術再走一種「觀念藝術」,
簡單的說有點像是顛覆傳統,打破舊有思緒。
有些藝術,是在看藝術家所擁有的脈絡,來觀看他的藝術。
(當然觀念式藝術,要唸的書可多了,不再是只要會畫畫就好了。)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只有藝術家,沒有藝術。」
【你有沒有那雙的眼睛,才是重點。】

或許看一看會覺得難道古典繪畫那些藝術不好嗎?
當然不是不好,怎麼可能不好,只是人們在找尋更多的可能性,也就是顛覆傳統。

總之唸了藝術史,會發現喜歡的畫,就去了解那個畫家,然後仔細的感受。

在生活上用心的觀察,然後多看看作品、展覽,讀書。
提升自己不外乎這些。

我想,當你擁有感受力的時候,就擁有美的能力。

其實我只是個剛踏入美學的人,且唸得亂七八糟又貪心的學生。

回覆--杜象與當代藝術之簡略關係

關於杜象的噴泉,我簡單的說一下(我盡量用很直白的方式)

關於這個小便桶為什麼簽個名足以流傳到現在,甚至讓杜象在藝術史上有著不可抹滅的地
位,還得以是經典之作,我想很多人覺得很納悶,為什麼?
那我也在馬桶上簽名可以變成藝術嗎?

甚至以前聽很多老師胡扯說什麼:小便桶做的多精緻多好曲線多漂亮;
這都是胡扯。

關於噴泉這件作品,杜象使用的觀念是「現成物挪用」的概念,
「現成物挪用」是什麼?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我拿了一個已經做好的東西(現成的東西),然後我說它是藝術品,
它就成為藝術品。

好的,現在大家還是覺得這什麼鬼?

是這樣的:
「現成物挪用」的概念是由杜象提出來的,也是第一個提出這個概念的人。
而這個概念造就了當代與現代藝術。

懂了嗎?
當代藝術有很大一部分走的是「觀念藝術」。

你要在馬桶上簽個名說是藝術,可以!
但是,你要提出一個全新的觀念。

我再說一個例子:
Joseph Kosuth的三把椅子(1965):
《一把和三把椅子》是Kosuth最為著名的一件作品,創作於1965年。他將一把「真實」的
椅子、椅子的放大照片以及詞典中關於「椅子」的說明文字複印出來,將三者以並置的手
法進行展示,並質疑哪把才是最為真實的椅子?(源自WIKI的解說)

什麼?放一把椅子、貼一段字、再貼一個椅子的照片在牆上,這也叫藝術?

我們再看一段:
2008年4月3日,他在日本東京世田谷美術館(Setagaya Art Museum)
舉辦的個人結構研討會上表示,
他認為最為真實的椅子是那把關於「椅子」的說明文字。(源自WIKI的解說)

什麼?怎麼會是文字才是最真實的椅子?
不就有一個現成的椅子在那邊怎麼不是最真實的?

好的,為什麼是文字呢?
這要回到哲學上來說,我們唸美學都會唸到柏拉圖,
柏拉圖認為理念(觀念)才是永恆的美,
因此Kosuth他便是用柏拉圖這個概念來做藝術。

這樣對當代、現代藝術有點明白到底在搞什麼了吧?

補充一點,現在藝術太商業化了,要懂得判斷好與壞的藝術,
有些藝術就只是炒作出來的沒什麼,那你會不會判斷就看功力了。

這個時代只有藝術家沒有藝術。

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關於亞洲女同志外貌之有感

很多人會說臺灣有TP之分,是臺灣自有的文化,只有臺灣才有。

可是我不是這樣想的:
我們只是還走在轉變的道路上。

不知道有人沒有看過費雷思的「藍調石牆T」;
國二時看完,給我的衝擊很大,也影響我很大。

大家都說亞洲是父權主義、沙文主義……之類的一堆,這世界哪個國家最初不是父權主義?
說歐美,看過「藍調石牆T」,或是「Albert Nobbs」還有一些比較會描述歐美早期的影片,根本跟亞洲父權主義相去無幾。(這兩個都是因為生存而做男裝打扮,但本質上不同)

T、P之分確實是複製異性戀模式下的產物,「藍調石牆T」裡面描寫很真實,
美國一九六零、七零年代;那時的美國T只能男裝的打扮,
一定也是一個T跟一個婆在一起,沒有我們現在所謂的PP戀TT戀的,
甚至為了生存,他們打男性賀爾蒙、做和男人一樣的工作、帶著假陽具,一切只為了生存。
(至於那時人們怎麼對待同性戀(尤其T跟男同志的0號)就別說了,太殘忍了。)

他們只是愛女人,但為了生存做了這些,你能說他們是性別認同障礙嗎?
那時候在我的眼裡,T根本就是異性戀父權下的產物,甚至時代的悲劇。

當然以現在的角度來說,我說是時代的悲劇太過嚴重了,
轉到現在,經歷人權運動的時代、科技的發達、知識的進步,
原來,同性戀不是病不是不正常;
在那個年代沒人跟他們說,但在我們這個年代我們知道:
原來我愛女人(男人)也可以和個女人(男人)一樣,我不用和我的父親(母親)一樣。

那怎麼現在臺灣還是一堆T,打扮得跟男生一樣。
我想了很久,就算每年有同志大遊行、說臺灣是友善同志的國家,
但我仍認為:臺灣是一個恐同的國家且很傳統。

我的朋友出櫃了,她的爸爸跟她說:
「對不起,很為難吧,要是爸爸把你生成男生,是不是就沒有這些問題了。」
這說明了什麼?臺灣仍然很傳統不管打著什麼友善同志的旗幟,而且教育也不夠。
那時後她跟我說了,我們笑說:「重點不是生成男生女生吧!」
小時候不懂,沒人教我們,
我們都曾希望自己是個男生,這樣可以很正大光明的把妹,很大方的說我喜歡女生,不用在父母面前吱吱嗚嗚的。
長大,遇到的人、事情變多了、網路發達了、書念得多了,
才知道,我們,不是真的想當男生,我是女生;下輩子還要當女生。

我們走在轉變的道路上,比過去的時候自由了些,但,舊有的枷鎖仍然很沉重,我們還要繼續努力。




每聽必哭↓雖然是黑人人權運動的歌,但實在太相似了,
here's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黑暗裡有光
Though the night is black as my skin
 黑夜即使像我的皮膚如此黝黑
There's a light burning bright
 依舊有燦爛光芒
Showing me the way
 引導我方向
But I know where I've been
 但我知道我走過何處

There's a cry in the distance
 遠處有聲哭喊
It's a voice that comes from deep within
 那種聲音發自內心深處
There's a cry asking why
 問我為什麼
I pray the answer's up ahead
 我祈禱答案就在眼前
'Cause I know where I've been
 因為我知道我走過何處


There a road we've been travelin' 有條我們走過的路
Lost so many on the way
 路上有人失去很多
But the riches will be plenty
 但會有太多的豐饒
Worth the price,
The price we had to pay
 值得我們必須付出代價

There's a dream in the future
 未來有個夢
There's a struggle that we have yet to win
 還有個困難,我們必須打贏
And there's pride in my heart
我心中還有個驕傲
'Cause I know where I'm going, yet i do
 因為我知道我該去何方
And I know where I've been
 而且我的確明白我走過何處

There's a road we must travel
 有條路,我們必須走過
There's a promise, we must travel
 有個承諾,我們必須走過
But the riches, the riches will be plenty
 但豐饒,會有很多
Worth the risk and the chances that we take
 值得我們冒險靠運氣一試
There's a dream in the future
 未來有個夢
There's a struggle that we have yet to win
 還有個困難,我們必須打贏
Use that pride in our hearts
 激發我們心中的驕傲
To lift us up to tomorrow
 讓我們昇華一直到明天
'Cause just to sit still
 因為枯坐
Would be a sin
 會是種罪惡
I know where I'm going
 我知道我該往何方
Lord knows I know where I've been
 上帝知道我走過何處
Oh, when we win
 喔,當我們勝利時
I'll give thanks to my god
 我會感恩上蒼
'Cause I know where I've been 
 因為我知道我走過何處


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

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 觀後心得

(圖轉自網路若有侵犯請告知)

 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是繼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後,難得有強烈的想要寫一下感受;
這個想法是在結局最後一幕出來時最強烈的想法,和多年前所寫的故事的結局好像太像了:
在經歷過這麼多事後,一見面仍然和當初一樣;我見你已千百次,而你見我卻是初識。
 
很難去言語的感覺,這是一種由心而發的感受,無奈、開心、感動、想哭;若你安好,便好。
 
若不是聽聞明日邊界的評價很好,若是在電視上偶然看見,在一開頭三分鐘內大概就會轉臺。
 
這部片最深的情感都在細微,如果沒有仔細去感受,那麼這部絕對是個搞笑輕鬆的動作片,可是當你認真的去感受它的後,是一個多麼沉重的情感在背後。
 
主角凱吉不停的用各種方式死去,理由千奇百怪;我想凱吉一開始對於訓練也並不是那麼的認真去訓練
,但一次次的上戰場,一次次的死去,看著芮塔一次次的戰死(電影畫面只有幾幕),我的情緒跟著降低,是一種無力跟無奈的感覺包圍著。
當人開始無力時總會開始逃避,但發現逃避沒有用,便會全心全意的投入,奮力一搏;這是明顯看的到凱吉完全成長迅速的一個契機點。
在前往農村的車上,談論到一個人,芮塔不願去談,凱吉問為什麼,她說:「我親眼看著他死了三百多次。」,於是凱吉沉默。一個懂得那種痛的人,不會願意去再揭人傷疤。這是凱吉正在經歷的,他看著芮塔一次次的死亡,卻無法救她,雖然明日她依然又會活過,但那種感覺仍然無力,你努力了千百次卻仍然失敗,那種死胡同走也走不出來,會讓人絕望的。
有人說為何不直接跟芮塔講;在時間重新來過後,芮塔沒有記憶只能靠談話中了解他們到他發生過多少事情,而凱吉卻擁有完全的記憶;這說明了什麼,肯定是所有方法幾乎都是過了仍然行不通;是無力。
有人說女主角根本到後來救是拖油瓶,若不是一開始一次次的芮塔擋在前面,凱吉哪會成長往前走;對我來說,若沒有芮塔,哪有凱吉。
 
如博士所說,人性,是弱點,但也是最有利的一點;人性充滿太多不確定,可以使人墮落也可以使人往上躍進;在殘酷的戰爭中,芮塔跟凱吉之間的人性便是殘酷中的一絲溫暖與希望;人是只要擁有一絲希望跟溫暖就能夠努力活下去的生物。
 
我很喜歡這個結局,或許太過完美大結局,
在國中那個為賦新辭強說愁的年紀看到的一句話,從此讓我改變對故事的結局看法:
「人生就已經這麼痛苦了,為何不能讓故事有個美好的結局呢。」
 
 
 

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

【 香港˙反差 】

【 香港˙反差 】







老實說,前兩天待在香港,沒什麼感覺甚至很想回台灣;
白天的香港,尤其是地鐵,感覺像舊舊的老臺北,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大樓林立,巴士很多,都窄窄扁扁高高的,很壓迫感,
又是港城,白天悶熱空氣濕濕黏黏的,
總算知道為什麼港片會是那種色調了,

走在路上可以看到非常多的歐美、東南亞、中亞形形色色的各種人種,
尤其是,走在路上,明明就和你長的一樣的人,全部都說著你聽不懂的話,
嘴裡的英文又很難說出來,感覺是很像在臺灣卻硬要跟人家講英文的感覺,
一直到第三天才勉強說幾個英文。
 














直到第三天晚上,執意要去中環逛逛,
不得不承認,香港是屬於夜晚的城市;
大樓的燈光一打開,白天的老舊感消失得無影無蹤,完全一座現代的城市;
蘭桂坊,越晚人越多,酒吧林立,越晚人越多,在路上可以看到一群一群的人拿著酒杯、酒瓶站在路邊喝酒聊天大笑,這種氣氛很放鬆,是臺北比不上,也沒有的。

在去之前,網路上的文章總說香港人態度很差,種種說法很多,
在香港的時候的確,每個人臉都面無表情(跟臺北一樣),看起來有點兇,講話口氣也不是那麼的好,但,他們大概只是面惡心善吧,人其實都很好。
在坐叮叮車時,在我們要坐下坐位時,有阿姨跟阿伯,突然對我們不知道在說什麼,最後阿姨拿出他的絲巾幫我們擦椅子上的水,用廣東話對我們說:「這是可以洗的嘛擦一擦沒關係的」。
晚上在港邊散步,跟老闆買了健達巧克力,老闆一邊發出一不友善的聲音,
可是還特別從櫃台走出來,拿冰的健達巧克力給我們說:「凍的!」;
展覽買票時那個姊姊一開始不給我用五百塊買票,後來知道我們是臺灣來的學生,突然就說他去換個錢就可以找我們錢了,還跟我們聊好多;
路邊問路時,抽著菸一臉酷酷的女生,聽到是臺灣人立馬給個微笑;
還有很多老闆跟店員其實很可愛,學我們一直說謝謝還說的很大聲,還對在想要點什麼的人說掰掰就跑掉了。

或許這種種的反差,才是香港迷人的地方。


這次去到香港,真的覺得英文好重要,明明旁邊有人在解說作品,可是卻因為是英文只拿抓住幾個單字卻聽不懂,真的很挫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