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9日 星期五

觀看<After the End of Art.>後小記

1839年達蓋爾攝影術的發明;
1863年馬內畫出草地上的午餐;
1917年杜象的噴泉;
1964年渥荷的布瑞洛盒;

Danto說我們走錯的第一條路就是將繪畫幾乎等同於藝術。

擁有這樣的錯誤認知是必然的,
尤其是在台灣這樣的社會風氣下,
多少人聽到美術系以為美術系只有繪畫,
殊不知美術系的英文是 Fine Arts,
連最容易接觸到藝術相關的設計系都擁有這種認知,
如同三年前的我一樣,
難道設計只有平面設計嗎?
反之,難道藝術只有繪畫嗎?

波伊斯認為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
我認為人人都是可以成為藝術家,
但不一定人人都會成為藝術家。
天才與白痴只有一線之隔,藝術品與垃圾更是微小的一線之隔,
然而後者的判斷卻比前者的判斷難上加難,
尤其在這個如此眼花撩亂的當代藝術中,
要怎麼樣判斷是否是一個好的藝術呢?

Danto的藝術終結說,代表著終結掉過去幾乎等同於繪畫史的藝術史,在終結之後,藝術不在與繪畫畫上等號,新的藝術媒材、新的藝術媒介、新的藝術創作手法使的藝術的面貌越來越豐富,慢慢寫下新的藝術史。

一系列的看下來,
或許會認為難道繪畫沒落了嗎?難道我不喜歡繪畫嗎?
我仍然很喜歡繪畫,繪畫的魅力難以言喻,應該說每種藝術都有其難以抗拒的魅力,雖然我不是那麼喜歡畫圖(比起影像、文字),但我仍然很喜歡觀看繪畫,

布藍森:「一幅畫之所以偉大乃因其精練,同時串聯藝術、哲學、宗教、心理、社會、政治、資訊等等,使之和諧共存於畫面上。愈是高明的畫家,就愈能夠讓每種顏色、每根線條、每個姿態變成思想與感覺的匯流。偉大的畫作凝聚時間,調和對立,讓人相信創作有無限可能,永不枯竭。因此很自然地,一幅好畫往往是潛能與權力的象徵。」 -
在大一結束後,我便知道自己的語彙不屬於繪畫,我知道或許永遠沒辦法成為一個偉大的畫家,畢竟每個人擁有的語彙都是不同的,當你不屬於那個領域的時候,你怎麼樣去做,那個味道、力道,都無法精準的表現出來,當精練度、精準度不到時,那麼永遠無法成為一個好的作品。

藝術不會真正的終結,繪畫也不會真的死亡,
我們都會透過另外一種型態,再次地延續下去。

維根斯坦:「想像一種語言就是想像一種生活型態。」 -
最後三章,等狀態好後,明年再來看一次吧,或許會更加得清楚。

20150531 觀看<After the End of Art.>後,
小記於台北 01:28 a.m.